黄省曾问先生:《论语》里说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是不是事事都要这样呢? 先生说:当然,只是需要懂得它的主旨才行。义,就是良知。明白良知是个主旨,才能不会有所执着。就像接受别人的馈赠,有当天应该接受而换个时间却不应接受的;也有今天不应该接受而换个时间却又可...
问:思无邪三个字,怎么就能够概括《诗经》三百篇的含义呢? 先生说:岂止是这《诗经》三百篇?六经也只需这一句话,就能够概括贯穿了,甚至古今天下所有圣贤的话,这句话也能够穷尽。此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是个一了百当的功夫。
有人向先生请教道心和人心。 先生说:率性之谓道,就是道心。但只要有些许私欲在其中,就是人心了。道心本来是无声无味的,所以说惟微;按照人心去行动,就有了许多不安稳的地方,因此说惟危。
有人问先生: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笨的人,给他讲解高深的道理,尚且不会有所进步,更何况不给他说这些道理呢? 先生说:并非圣人们不愿给他们讲解。圣人只担心不能让人人都成为圣人。只是各人的资质会有所不同,不得不因材施教。天资在中等以下的人,即便是给他讲解...
一个朋友问先生:书读完了之后都记不住,怎么办? 先生说:只需理解明白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记得呢?而理解明白都已经是落到第二要义上了,只要使自己的本体光明就可以了。如果光是记得,未必就能明白;如果只要求明白,未必就能使自己的本体光明。
有人问:孔子说逝者如斯,是不是在指自己的心性,活泼泼的? 先生说:是这样的。必须时时刻刻都在用致良知的功夫,才能让心性活泼泼的,才能让它和流水一般。如果有片刻的间断,就和天地不相符了。这是做学问最高的境界,圣人也只能做到这样。
有人向先生请教《论语》里志士仁人那一章。 先生说:就是因为世人都把自己的命看得太重了,不问当时是不是应当献出生命,只管委曲求全,为此,能把天理都丢弃了。忍心伤害天理,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如果违背了天理,那他就如同禽兽了,苟且偷生在世上千百年,也只不过是做了千百年的禽兽。...
有人问先生:《论语》里有叔孙武叔毁仲尼的记载,为什么大圣人也避免不了被诽谤? 先生说:诋毁、诽谤是外来的东西,虽然是圣人,也不能够避免。人贵在自我修养,假若自己确确实实是个圣贤之人,纵然别人都来诋毁他,也不会对他有影响。正如浮云遮蔽太阳,它们怎么可能对太阳的...
刘君亮想要到山里去静坐。 先生说他道:如果你是用厌烦外物的心,去山里求得宁静,反倒会养成一个骄纵懒惰的脾气;如果你不是因为厌烦外物,再到静处去修养自己,却是很好的。
王汝中与省曾在先生旁边侍坐。 先生手拿扇子递过来,说:你们用扇子吧。 省曾连忙起身回答:不敢当。 先生说道:圣人的学问,并不是像你这样拘束痛苦的,也不是装出一副道学的模样。 王汝中说:...
先生对陆元静评价说:元静年轻时,也想注解《五经》,志向也在博学。但是,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也都是简易的办法。但是用现在的人喜好博学的心来看,好像圣人教育的方法错了。
先生说:孔子不会写他不知道的事,颜回则对于过错没有不知道的,这就是圣学的真正脉络。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