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曰:“睡时功夫如何用?”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又曰:“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原文】
 
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昼知夜的。”
 
又问:“人睡熟时,良知亦不知了。”
 
曰:“不知,何以一叫便应?”
 
曰:“良知常知,如何有睡熟时?”
 
曰:“向晦宴息,此亦造化常理。夜来天地混沌,形色俱泯,人亦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此即良知收敛凝一时。天地既开,庶物露生,人亦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此即良知妙用发生时。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①。今人不会宴息,夜来不是昏睡,即是妄思魇寐。”
 
曰:“睡时功夫如何用?”
 
先生曰:“知昼即知夜矣。日间良知是顺应无滞的,夜间良知即是收敛凝一的,有梦即先兆。”
 
又曰:“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注释】
 
①上下与天地同流:语出《孟子·尽心上》。意为君子之心与天地同为一体。
 
【翻译】
 
有人问先生《易经》里的“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该如何理解。
 
先生说:“良知本来就是知道白天和黑夜的。”
 
那人又问:“但是人睡熟了的时候,良知不也就不知道了吗?”
 
先生说:“如果不知道了,那怎么一叫就会有反应呢?”
 
问:“如果良知是一直知道的,又怎么会有睡熟的时候呢?”
 
先生说:“到了夜晚便休息,这也是造化的规律。到了晚上,天地成为一片混沌,形体、颜色都消失了,人的眼睛和耳朵也没什么可以去看、去听,七窍都关闭了,这就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候。天地一旦开启,万物显露,人的眼睛耳朵能够有所见闻了,感官再恢复正常,这就是良知发生作用的时候了。由此可见,人心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孟子才会说‘上下与天地同流’。今天的人到了夜晚不懂得休息,不是昏睡,就是噩梦连连。”
 
问:“睡觉的时候应该怎么用功呢?”
 
先生说:“白天知道如何用功,晚上也就知道如何用功了。白天,良知是顺应通畅的,夜间,良知则是收敛凝聚的。有梦就是先兆。”
 
先生又说:“良知在夜晚生发出来的时候,才是它真正的本体,因为它没有物欲混杂其中。学者如果在事物纷扰的时候,像‘夜气’生发时一样,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了。”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