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ChatGPT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全文
结构
简介
生平
学说
王阳明
源头之水,学宗孔孟
当前位置:
主页
传习录
学说
王阳明学说的源头来自孔子的仁学和孟子的心性论。孔子阐发仁爱之心来自于人的天然之情,礼则是行仁的规范。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行人的天然之情(这里有仁爱当然也含有私欲)要以礼来节制。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创出良知良能说,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指出良能就是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良知就是人不用思考就会知道的,良知的内核就是道德伦理。孟子认为良知能够明辨是非。
王阳明讲心,讲性,讲良知,讲仁,讲诚,讲修齐治平,讲万物一体等等,实际上多得之于孔孟儒学的初衷。作为其思想体系基本框架的所谓良知、良能、诚意、明德、亲民等等范畴,基本上都来自《孟子》和《大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认为良知即是天理,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王阳明进一步阐扬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把先验的道德良知视为作为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
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间断),则天理长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怍,动容周旋而中礼(合乎礼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间断)。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牵累)耶?”孔孟重人伦亲情,并由此推爱于民物,王阳明对此深契之。他把致良知的哲学扩展到万事万物。按照他的说法,圣人之心应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每一个人都应将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广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会于水火之中。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
反对程朱理学,强调从内心中寻求真理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随机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