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原文】
 
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①,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②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注释】
 
①道心、人心: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熹《中庸章句·序》云:“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宰,而人心每听命焉。”道心,指合乎天理的心;人心,指私欲之心。
 
②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出《河南程氏遗书》:“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
 
【翻译】
 
徐爱问:“拿先生对‘精一’的理解来推敲朱熹的‘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这句话似乎有弊病。”
 
先生说:“对。心只有一个。‘道心’是指没有染上私心杂念的心,被私欲限制了的便称之为人心。同样,如果人心能够去除私欲也可成为道心,道心失去了纯正便变成了人心,原本就并不是说有两个心。程颐说:‘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这句话看似把人心和道心分开成两个,但实际上是把二者当作一体。而朱熹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这样就把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并存的概念了。‘天理’‘人欲’根本上是不可能并存的,又怎会有‘天理’为主,‘人欲’服从‘天理’的道理呢?”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