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在滁州的岁月
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后,王阳明由于诸多事情的牵绊,一直到十个月之后,也就是正德八年(1513)十月才来到滁州。
 
到任之后,王阳明发现这个差使的确是清闲,经常有大把的时间无事可做。他这个南京太仆寺少卿,主要是负责马政,但是当时朝廷对于马匹的管理相当松懈,马匹的数量也日益减少,因此这也是个闲职。
 
当然,朝廷之所以将王阳明安置在这个位置上,也是有意在冷落他,因为王阳明对政事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口无遮拦,难免会触及一些实权派甚至是皇帝的软肋,因此调配他到这里就是为了打击一下他的气焰。而这个安排对于王阳明来说,的确让人非常失意,他一度陷入深深的失落中,难道自己满腔的抱负就要荒废在这马匹的管理中吗?
 
但是,反过来又想,事情既然已成定局,悲观失望、唉声叹气都无济于事,这个差使正好清闲,可以用来潜心做学问,去除自己过去浮躁不安的性情,也并非都是坏事。
 
自古以来,很多仁人志士的成功之路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都是难免的。而真正决定个人发展的并非这些外在的条件,而是自己的内心。一时的失意反倒能够促使有志之士提升对个人意志的磨炼和人生的感悟,从这个角度来说,反倒是件好事。
 
滁州距离大都市南京虽然仅有二百里,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因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也就显得冷清一些。这对于王阳明来说,正好可以远离喧嚣与繁华,潜心钻研学问。因此他在这里也开始了讲学的生活,经常与弟子传授学问,也自得其乐。
 
滁州虽然经济并不发达,难以与南京这些大都市相比,但也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这个与宋代欧阳修的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有很大关系。欧阳修是当时的一代大文豪,受到了天下很多读书人的敬仰,因此很多人就是慕名前来,亲自体会琅琊山的风景。
 
琅琊山位于滁州城西南十里,树木葱茏、郁郁葱葱,环境清雅。欧阳修来到这里之后就陶醉于当地的美景,他尤其爱好饮酒作诗,因此自称为“醉翁”。他的千名名篇《醉翁亭记》就是在这里作出的。
 
王阳明也多次来到琅琊山,非常陶醉于山中的美景,留下了与此有关的十多首诗,但是他却没有提及欧阳修及其著作,不得不使人怀疑他对这位大文豪很可能并不认同。欧阳修沉湎于饮酒的做法,他并不认可。但是他也不愿意表示明确的反对,而是保持缄默,不置可否。
 
王阳明在滁州的政事颇为清闲,所以他大多时间是与慕名前来的读书人切磋学问,在切磋学问之余,也经常游山玩水,自得其乐。远离了尘世的纷纷扰扰,能够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王阳明此时内心的确已经摆脱了朝廷政事的繁杂,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心学意境之中。
 
王阳明在滁州闲适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这里待了半年之后,朝廷就将他晋升为南京鸿胪寺卿,这是礼部的分支机构,负责掌管朝会、宾客、吉凶仪礼等事务。虽然南京的鸿胪寺并没有多少具体的事务可做,但毕竟有所提升,而且南京比起滁州来,其政治性还是要重要很多。所以,王阳明心情也豁然开朗,积极准备着前往南京任职。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