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苦心追求心学的境界
成婚第二年,王阳明带着妻子返回京城,途中经过上饶,特意下船拜访了大儒娄谅。
 
娄谅是个怪人,他早年进京参加会试,走到杭州之时,却突然返回。大家问他缘由,他只是神秘地说:“此行非但不第,且有危祸。”果然,没几天,会试的贡院起火,烧死了很多人,而他因为没去参加,逃过一劫。
 
这件事情后来在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经过论证,得出结论说这是因为娄谅“静久而明”有了神术。古人自有古人的理论之法,不管怎么说,娄谅的学问却是真材实料。
 
早年,他四处拜访名师,为的也是能够成为圣贤之人,可是在遍寻天下儒士之后,他失望地发现,“都是些举子学,不是身心学”。他认为这些人都没有自己真正的想法,不过是在捧着一堆书本,然后人云亦云。
 
所幸的是,他最终找到了江西临川的著名理学家吴与弼。吴将朱学视为正宗,自然影响了娄谅。娄氏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只要不断地努力,就可以成功。从儒学来讲,这个道理其实是通则,不过它正好解答了王阳明存在于内心多年的疑惑,也坚定了他想要成为圣贤的志向。
 
所以,王阳明与娄谅相见恨晚,二人相谈甚欢。
 
娄谅很是欣赏王阳明,因为他和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有成圣的志向。娄谅接触过很多的年轻人,但是很多人做学问都是凭借一时兴起,难以真正静下心来,始终如一地做下去。看到王阳明之后,他心想:倘若王阳明能做到如此,那么也是天下一大幸事。
 
王阳明受到娄谅的影响,从他早期的一些思想就能够看出来,两人有很多共通之处。黄宗羲就曾经在《明儒学案》中讲,心学的始端来自娄谅。娄谅提倡“身心学”,反对“举子学”,这些也都是心学的思想。
 
娄谅对王阳明思想的点拨对王阳明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王阳明十分敬重娄谅。这从后来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之后,按照礼数安葬娄谅的女儿就能够看出来。 
下一篇:落第的苦闷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