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锋芒乍现
王华在京任职,王阳明便一直跟随在祖父身边。虽不能时常见到父亲,但从乡亲和街坊的口中,王阳明还是能够听到有关父亲的一些消息。王华的成就让王阳明对自己的父亲深深敬重。
 
成化十八年(1482),王华任职翰林的第二年,王阳明得到了一个和父亲团聚的机会。王华在京城略有小成,他便差人前去家乡接父亲和儿子到京城生活。在尚未出过远门的王阳明看来,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喜讯。得到消息后,他就日日盼着能够早日启程,这次上京,少年王阳明既领略了沿途风光,又见到了自己敬重的父亲。
 
王伦妥善安排完家里的事后,就带上孙儿,乘船前往京城。那时的河运已是非常发达了,北上的船只沿途所经之处,如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德州、天津等地,均是繁华的都城,这让王伦祖孙二人大开眼界。
 
王伦虽然饱读诗书,对各地的名胜古迹了如指掌,但是,经济上并不宽裕的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外出游览。趁这次去京城的难得机会,王伦亲临了这些地方。而对于年幼的王阳明,这样一个机会就更是难得了,每到一处他都是兴奋不已。
 
一日,王伦一行到达镇江西郊的金山寺,这是传说中青、白二蛇和法海苦斗的地方。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镇江的名胜古迹。到达时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寺中仍然人来人往,香火极旺。站在金山寺向远处望去,暮霭之中的群山、楼阁、树木都若隐若现,再加上天空中点点繁星与江上的灯火互相辉映,一阵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大家游兴正浓,兴致颇高时,有游客邀请王伦作诗来助兴。正当王伦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下手时,只听: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这让大家颇感意外,循声望去,吟诗者竟是王阳明。众人齐声赞叹:好诗,好诗!见他如此才思敏捷,一位游客有意想要考考他,希望他以天上的明月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为题,再作诗一首。王伦听后生怕为难了王阳明,连忙以孩子年纪尚小,不会作诗为由推辞着。但是,王阳明却镇定自若,稍作思索,便吟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好一个“人眼大如天”,小小年纪便能作出这般气势雄浑且耐人寻味的诗句来,是相当不凡。顿时,喝彩声四起,大家纷纷向王伦祝贺有如此聪明伶俐的孙子,说王阳明日后定会成大器。
 
少年时期的聪慧,为王阳明以后的深入求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王阳明却没有因此而洋洋得意,他依然坚持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不断深入地研究世人的思想。 
上一篇:少年得志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