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来书云:“致知之说,春间再承诲益,已颇知用力,觉得比旧尤为简易。但鄙心则谓与初学言之,还须带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处。本来致知格物一并下,但在初学未知下手用功,还说与格物,方晓得致知。”云云。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近有一书与友人,论此颇悉,今往一通,细观之当自见矣。
【原文】
 
来书云:“致知之说,春间再承诲益,已颇知用力,觉得比旧尤为简易。但鄙心则谓与初学言之,还须带格物意思,使之知下手处。本来致知格物一并下,但在初学未知下手用功,还说与格物,方晓得致知。”云云。
 
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近有一书与友人,论此颇悉,今往一通,细观之当自见矣。 
 
【翻译】
 
来信中说:“春天承蒙您再次教诲致知的学说,我已经深知如何用功,觉得比以前尤为简单了。但是我心中认为,对于初学者而言,还应当再带上格物的意思,使他们知道入门的地方。本来致知格物是一起用功的,但在初学者还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的时候,先说格物,这样才能懂得致知。”等等。
 
格物是致知的功夫,懂得致知就是已经知道了格物。如果还不知道格物,那么就是致知的功夫还不曾弄明白。我先前有一封信给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很是详细,相信认真读后,就会明白。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