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中说:着手用功的时候,感觉自己心中没有一刻是宁静的,虚妄的心固然是在活动,澄亮的照心也在活动。既然心是恒久运动的,那么就不会有片刻的停息了。 因为你是在刻意追求宁静,就更加不宁静了。虚妄的心是活动的,而照心则是不动的。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就是天地万物永久地不停歇的原因...
来信中说道:良知也有其发端的地方。等等。 说这句话也许是因为你听得不仔细。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有无开端。即使是妄念产生的时候,良知并非不存在,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到良知的存养,所以有时便会把良知放弃掉了。即使昏庸闭塞到了极点,他的良知...
来信道:先前您关于精一的论说,是不是就是做圣人的功夫呢? 精一的精,是从理上说的,精神的精,则是从气上说的。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也无法看见所谓的条理。掌握了精,就能精,能明,能一,...
信中说:元神、元气、元精,必定各有寄托发生的地方。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 良知仅有一个,就它的妙用而言叫作神,就它的运行而言叫作气,就它的凝聚而言叫作精,怎么能够从它的形象、方位上求得呢?真阴之精,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是真...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编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