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①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
来书云:“日用功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愈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此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离群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此段足验道通日用功夫所得。功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无间断,到得纯熟后,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
【注释】
①道通:名冲,字道通,号静庵,江苏宜兴人。先师从王阳明,后师从湛若水,能够协调王、湛两家的学说。
【翻译】
吴、曾两位年轻人到我这里,跟我详细备至地说了你恳切向道的心意,我深感欣慰和挂念。像你这样,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笃信好学的人了。只可惜我正在为家父守丧期间,心情忧伤,未能和他们两个细谈,然而,他们两个极有志向,每次见面就会觉得他们有所进步。从我的角度而言,我实在不能辜负他们的远道而来的用意,对他们来说,也没有辜负远道而来的用意。临走时,我写了这封信表达对你的问候。在这个糊涂思绪不明的时候,只就你的来信里问到的几个问题,做个简单解释,算是交代。草草几句不太详细,他们两位应该自会向你口头转达的。
你来信中说:“平日功夫仅仅是立志,近来时时体察检验先生的教导,更觉得明白了。但是我时时都离不开朋友,如果朋友们互相讲习,我的志向才会精健阔大,充满生机。但是如果有三五天我没有和朋友互相讲习,志向便变得微弱,遇事就会产生困惑,并且时时会忘掉。现在我没有朋友一起讲习的时候,便只是静坐着,或者看书,或者随便走走,举目投足之间,我都是为了培育这个志,觉得心舒意适。然而终究还是不如朋友聚在一起讲习的时候那样精神振奋,更有生机。离群隐居的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帮助立志呢?”
这段话足以证明你平日里用功时所得到的收获。立志的功夫大概只是这样,只要每天坚持,没有不间断,等到功夫纯正熟练后,感觉自然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我们做学问,最关键的只是立志。有困惑、遗忘的毛病,也只是因为志向不够真切。好色的人从来不会有困惑和遗忘的时候,只是因为他好色的欲望更真切罢了。自己的痛痒自己应当会知道,应当会自己搔痒按摩,既然知道了痛痒,自己也就不得不搔痒按摩了,佛教把这叫作“方便之门”。必须自己调整斟酌,别人总是很难帮忙的,也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借鉴的了。